推廣機械烘干技術 小型糧食烘干機發展機會大
在我國如此龐大的農村勞動力不可能都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,一方面有限的土地資源不需要如此龐大的勞動力,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多元化發展,相當一部分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從事其他行業工作。隨著農村勞動力的減少,就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機會,其中也包括糧食烘干機械化。
推廣機械烘干技術小型糧食烘干機發展機會大
在過去的30年中,我國糧食干燥領域的企業、高校和科研院所做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積累,逐步建立起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糧食干燥理論和技術儲備,他們將是新時期內開發新型小型糧食烘干機的中堅技術力量。
隨著農業科技的深入發展,糧食畝產水平越來越高,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得到了較快的發展,專業化、集約化的規模經營也有新的發展。在我們為農民增產增收歡欣鼓舞的同時,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糧食烘干至安全水分,使之能夠在深加工之前保證良好的品質也成為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。
小型糧食烘干機是糧食能夠安全生產、儲運的重要保障,然而,我國小型糧食烘干機發展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待于提高,中國的城鎮化率的提高離不開農村的發展,農業方面的免稅、補貼、技術支持等政策較多。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,奮力奪取農業好收成,合力促進農民較快增收,努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。
從政策層面高度重視稻谷玉米烘干機產業,制定在糧食生產、貯藏、運輸、加工等環節的國家或行業損耗規范;制定小型糧食烘干機產業扶持政策,鼓勵產業技術自主創新、產業企業規模發展與內涵增長;加大對國內自主龍頭企業的技術與資金支持力度。鼓勵和發展小型糧食烘干機械化;根據糧食作物的分布和區位特性,大力培育糧食烘干經營主體。以糧食貯藏企業、糧食加工企業、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機專業合作社、種糧大戶及未來的家庭農場為主體。建立區域性糧食烘干中心,促進糧食購銷與流通。加大對烘干機械及其配套設施的購置補貼力度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烘干機的補貼額度基礎上。建議增加烘干作業環節補貼,增設烘干作業補貼。糧食烘干作業利息較高,補貼規范據考察后結合單位糧食烘干利息確定,如50元/每噸或90元/畝,解決糧食烘干經營主體的后顧之憂。推廣機械烘干技術,增設烘干作業補貼。
糧食烘干應加力扶持
機器烘干成本比人工曬糧節省一多半
眼下正值夏糧收儲季節,不少地方的農民晾曬糧食深受雨天之苦。但江西省南昌縣涇口鄉種糧大戶鄧繩文卻根本不愁,因為他買了谷物烘干機。
“以前稻谷晾曬要搶天氣,辛苦不用說,最頭疼的是沒有場地,要是碰上雨水多,稻谷就很容易發芽霉爛,半年的辛苦可能就打水漂了。”鄧繩文深有感觸地說。
2011年鄧繩文承包了1萬畝稻田。天有不測風云,當年晚稻收割期間,持續降雨使得收割上來的稻谷來不及曬干,600多噸稻谷發霉變質,損失近60萬元。望著倉庫里堆積如山的變質稻谷,鄧繩文認識到靠天吃飯終究不是辦法。他當年一次性投資購買了9臺谷物烘干機,告別了多年來的人工曬糧。
“與傳統晾曬方式相比,機械化烘干作業不受場地和天氣條件限制,大大降低了糧食破損率和二次污染,烘干后的糧食含水率均勻,儲存時間長,加工后的成色和品質也更佳。”南昌縣糧食局副局長姜建輝介紹。
“一臺烘干機將20噸稻谷的水分含量從30%降到國標13.5%,成本1200元,而人工翻曬,需要400平方米的曬場和8個勞動力進行3天以上的翻曬,成本在2800元左右。”鄧繩文算了一筆賬。
農機購置補貼應向糧食烘干機械傾斜
如今,鄧繩文的谷物烘干機增加到了26臺,日烘干能力達到400噸,與他簽訂糧食烘干業務的水稻面積達到5萬畝。
然而,糧食烘干雖然受到一部分種糧大戶的歡迎,但并沒有被大多數糧農所接受。 “烘干設備資金投入大,一般農戶有晾曬條件就不會考慮去烘干,能省一分是一分。” 南昌縣蔣巷鎮農民劉長保說。
目前,我國糧食種收、灌溉、田間管理的機械化水平已經較高,但糧食機械化烘干水平卻不足10%,而日、美等國高達95%以上。糧食烘干機械化水平低,傳統晾曬導致糧食產后損失巨大。南昌縣年產糧食超20億斤,有糧食加工企業200多家,但擁有烘干機的企業卻僅有十幾家,完全滿足不了需要。
“烘干是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應向糧食烘干機械傾斜,對于投資糧食烘干市場、惠及農民的企業應加大扶持力度。” 南昌縣農機局殷紅光說。
文本編輯整理:空氣能烘干設備廠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