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一年,真正做到惠農到實處,國家還是想了很多招數的。農村要發展,關鍵要解決兩個群體的利益,一個是農村最龐大也是最需要幫助的群體一普通小農戶,另一個就是發展經濟最應該依靠的群體一農業大戶和合作社。要實現鄉村振興,既要依賴這兩類群體,也要惠及這兩類群體。
對于普通小農戶,基本無法作為農機購機主力軍,最直觀的的政策就是一扶貧。 在嘗試過無數次直補到戶的杯水車薪后,扶貧探索出新模式國家將農民的補貼給到合作社,但要求合作社給農民年年分紅。對于合作社而言,才是農業現代化和機械化的主力,農機補站政策很多向著他們,農業現代化也要依托他們實現。他們既要生產,又要承擔國家對農村扶持的任務,單純的農機補貼已經不足以幫到他們了。
所以,針對農機作業的環節,國家推出了作業補貼。這兩年很熱的深松補貼,就是作業補貼的一種。根據不同區域土壤、地塊等狀況,從中央到地方財政給予1畝地不同額度的作業補貼,幫助農民在生產活動中獲利。此外,關于農業還有很多區域試點的新政策和項目,針對區域特色進行補貼探索。
文章整理;空氣熱泵烘干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