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百科
茯苓,中藥名。為多孔菌科真菌獲苓的干燥菌核。多于7-9月采挖,傳統干燥為挖出后除去泥沙,堆置“發汗”后,攤開晾至表面干燥,再“發汗”,反復數次至現皺紋、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后,陰干,稱為“茯苓個”。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,陰干,分別稱為“茯苓塊”和“茯苓片”。
茯苓個:呈類球形、橢圓形、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,大小不一。外皮薄而粗糙,棕褐色至黑褐色,有明顯的皺縮紋理。茯苓個體重,質堅實,斷面顆粒性,有的具裂隙,外層淡棕色,內部白色,少數淡紅色,有的中間抱有松根。氣微,味淡,嚼之粘牙。茯苓塊: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,呈立方塊狀或方塊狀厚片,大小不一。茯苓片: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,呈不規則厚片,厚薄不一,顏色呈白色、淡紅色或淡棕色。
茯苓加工工藝步驟
新鮮的茯苓通過加熱,用蒸的方法去除一定水分,為接下來操作做準備。因為茯苓外表不規則,通過去皮,切除表皮部分,再規則切片。
茯苓烘干工藝
將切好的茯苓片規則鋪放到物料托盤上,放在物料車上推進空氣源熱泵烘干房。設定設備4-6階段的烘干參數,開始烘干,8-10小時后,茯苓片脫水到15%,將物料車推出烘干房,產品烘干結束。
文章整理:茯苓烘干工藝,茯苓烘干有營養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