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莢百科
皂莢又名皂莢樹、皂角等,是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或小喬木,高可達30米,枝灰色至深褐色。刺粗壯,圓柱形,常分枝,多呈圓錐狀。葉為一回羽狀復葉,邊緣具細鋸齒,上面被短柔毛,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,網脈明顯,在兩面凸起,小葉柄被短柔毛。花雜性,黃白色,組成總狀花序,花序腋生或頂生,雄花花瓣長圓形。莢果帶狀,勁直或扭曲,果肉稍厚,兩面肢起,彎曲作新月形,內無種子。果頸長1-3.5厘米;果瓣革質,褐棕色或紅褐色,常被白色粉霜,種子多顆,棕色,光亮。
皂莢產于中國多省區。生長于山坡林中或谷地、路旁,海拔自平地至2500米。莢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滌絲毛織物,嫩芽油鹽調食,其子煮熟糖漬可食。莢、子、刺均入藥,有祛痰通竅、鎮咳利尿、消腫排膿之效。
皂莢烘干工藝
按照12P烘干機配7米長、3米寬、2.2米高的烘房為例,皂角烘干進行裝盤,每臺物料車300斤,一次進10臺,共3000斤。第一階段溫度設置為55℃,加溫不除濕,時間1.5小時。第二階段溫度設置為5小時,加溫到60℃,連續除濕,可以除到35%。第三階段繼續升溫3℃,連續除濕10小時可以除到13%。最后階段提升2℃,1.5小時,進行穩固即可。
注意事項
單莢和雙莢的區別,雙莢皂角多為貴州畢節地區,顆粒相對飽滿,顏色呈天然淡黃色,煮后口感更軟糯、有嚼勁、湯更黏稠,泡發率可達4-6倍。單英大部分都是云南梁河野生的,很少有栽培的,粒薄如指甲,顏色稍白,口感更爽滑、味道更濃,泡發率也比雙英的高,可大5-8倍。
文章整理:皂莢烘干工藝,皂莢烘干設備